【危铎】髑髅天女_34-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38 (第5/9页)

…”

    小丞不太确定地说着。随着他的声音,街巷中灯火渐次亮起,那些紧闭的没有光的窗户后头,也闪闪烁烁的点起了灯烛。

    谢危警惕地抱紧了小丞。

    小丞在他怀里扭来扭去,闹得谢危不得不将他放下来。

    “度钧哥哥好厉害啊!”小丞重复了一遍,然后兴高采烈地抓着谢危的一只手指,“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小丞记得以前住在哪里哦,我们去找小丞的家!”他不由分说地拽着谢危往前走,小小的孩子身躯里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谢危不得不歪着身子,好让他不用太费力抬起手。他们走出了这条窄巷,京城的道路不再头尾错接,谢危能辨别出几条主要的道路。街上没有人,但灯火通明,他们穿过了本该热闹繁华的瓦子,在城南一处僻静多树的巷子里停下。

    小丞指着一户有些破旧的小院落,说:“小丞以前在这里住过,度钧哥哥一定要记住啦。”

    谢危仰头看见一株柿子树,又好笑自己居然真的在记;梦境里的道路也许变得正常了,但这地方或许只是小丞臆想出来的,又或者这会儿已经重建过了。不过他郑重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2

    这个梦境给了谢危很大的满足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梦醒后,他又想到了答应小丞——或者说肖铎,帮着寻找杀死弟弟的仇人的事情。

    首先他得找到那只玉佩,并且询问真正的见过弟弟尸体、清楚当天前后发生事情的肖铎。

    也许可以趁着这回问一问。

    肖铎有求于自己,那么就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要救鸳儿,就得把水搅浑,有时水混了,才能找到想要找的那条鱼。

    因此,十月二十一这天,谢危上午教完了荣王写字,放他去玩两刻,而后坐在那儿,翻着荣王描红的《三字经》。这是让荣王回去做的功课,厚厚一沓其实没写太多。

    “青鸳公主什么时候接回来?”谢危问道。

    肖铎知道四下无人,才说:“后日我带人去檀悉寺。”

    “那么大后日就要开始准备。”谢危翻到“三纲者,君臣义”,不由笑了笑,“有一件事情,要跟你确认一番。”

    “先生请说。”

    “未知肖掌印,有没有弑君的勇气。”

    2

    36

    肖铎愣了一下。

    居然也就只愣了一下。

    谢危并未要他立刻回答,只将荣王的描红翻完,用镇纸压住,施施然出门去。肖铎抱手站在门边,看着他离开的方向,想了好一时。

    为了鸳儿行谋逆之事,当然不划算。放在以前,肖铎甚至不可能思考可行性,但今时不同往日,这话是谢危说出来的,因此后头必然跟着完备的计划。

    而且,从通州回来这一趟,当了掌印,接触的东西多了,肖铎隐约也想明白了。

    对于文臣而言,效忠皇权、效忠皇帝,也许是个很好的选择,只要他们不出岔子,也没有做出什么让皇帝都忌惮的丰功伟业,多半能够按部就班的到了年纪告老还乡,领完丰厚的俸禄银子,再领一笔告老的恩赏。

    对于武将而言,也大差不差。没有死掉,没有延误军机,也不像燕家一样深受底层将士爱戴,熬够了年限,说不定运气够好,还能封个不世袭的爵位。

    至于昭定司,就很不一样了。

    他们这群人,多半要为了皇帝“死而后已”。元贞皇帝已经开始要自己给荣王铺路,将来荣王登基时,不会有能够把控朝政的大员,内阁各派系间也会维持互相猜忌的平衡。

    2

    而等到荣王足够大,能自己掌握一切了,就可以将铺路时所有的血腥杀戮都推到昭定司身上,而后将肖铎这个掌印杀了,再将昭定司解散,重新构建起另一个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另选一个“肖铎”。

    所以对于肖铎而言,效忠皇帝和皇权,其实只是一条漫长的死路。

    而且肖铎会不时想到弟弟的死——到底为什么弟弟惨死在了无人的小巷,分明当日没有很晚,巷子里的住户都没有睡,大理寺却不肯去寻人证与物证。

    也许是大理寺草草结案,也许因为事情涉及到了什么贵人,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皇帝和皇权。

    归根结底,因为大邺对平民就是这样的不在意。归根结底,因为达官显贵的名声比弟弟的命要重要一点。

    因此肖铎认真想了,他觉得弑君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他当上了掌印就是死路一条,那么等着将来不知道何时到来的晚死,不如将性命交托给谢危,看看他能用自己做刀斧辟开一条怎样的好路。

    他在藏晖殿找到谢危,两人对坐桌前,谁都没有动已经送来的食盒。

    肖铎将等活推到谢危面前,“肖铎任凭先生驱使。”

    同样的一句话,于二人听来都有了不同的意味。谢危抽出双刀掂了掂,“是把好刀。”

    2

    “先生喜欢?”

    “锋利又漂亮的刀,如果握在自己手里,没人会不喜欢。”谢危将刀合拢,锐利雪锋藏回古铜色刀鞘内。

    肖铎笑道:“倘或是对着先生的,先生就不喜欢了。”

    谢危把刀放在桌上,并未松手,食指与无名指捻琴弦一样轻轻在上头滑动。“也是喜欢的。”

    事情就这样敲定,有了肖铎表态,谢危的计划就可以进行下去。实则没有肖铎表态,他的计划一样可以执行。

    两人仿佛无事发生,吃过午饭,照旧休息。下午邵贵妃处来人,说荣王有事不来了,看来随着“青鸳公主”出现,解决了和亲,也解决了萧太后和皇帝的矛盾,因此邵贵妃又敢在皇帝面前拿乔作态吹风了。

    肖铎同谢危回到太师府后,谢危端了一碟蜜煎放在院中石桌上,两人在桌上边上坐定,肖铎吃着各色鲜果制成的蜜煎,就这样定好了接下来二十四日里足以颠覆大邺的走向。

    “汗国使团要走的前一天,慕容高仪必须死。”谢危语气平静且温和,说着十分可怕的话,“不能早,也不能晚。临行前,皇帝会接见汗国使团,需要你设法让鸿胪寺的人不能到场。”

    “其余人呢?这件事情不止涉及鸿胪寺。”

    “你的人可以在场,但必须知道怎么说话。”

    2

    肖铎点了点头。

    谢危便继续说:“不管慕容高仪怎么死的,最后他都会是被汗国最后赠上的金刀杀死。刀上要有不太明显但确凿的证据。有了这证据,使团就要被扣在京中,也有了名正言顺不让公主启程前往草原的理由。”

    “这也可以是发兵的理由。”肖铎沉声道,“且先生如何知道,汗国会送金刀来?”

    谢危笑道:“因为他们笃定了,送来的好东西,不久就能收回去。汗国有金帐、金冠、金刀这三样宝物,金帐已失,金冠是可汗之位的证明,执金刀者掌汗国兵权。”

    现在兵权牢牢掌握在可汗手中,金刀就只剩装饰意义,这一样送来大邺表示迎娶公主的诚意,合理且合适。而汗国也看得出大邺如今内部隐忧,此次要求两国结亲,本就是想看看大邺的态度。大邺若是不同意,便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