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同人】风流_章五 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 往事 (第3/5页)

 1

    阿黎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乱七八糟的发丝被好好地束在脑后,额头上的伤口已经上了药,被碎发半遮着。他的面色发黄,脸颊都有些凹陷,和身边的一样是孤儿的小孩对比颇有些惨烈。整张脸上唯一能算得上出彩的地方就是那双眼。

    最后,一个和柳小五同龄的孩子被推了出来。

    “请……请指教。”

    柳小五抱拳:“请指教。”

    小孩子之间的比试其实并没有什么观赏性。有些年龄稍大的或许还能有些许章法,但不多。柳小五本身也只是练过基本功,总之打到后面就是一团混乱的景象。

    柳夫人和福伯只在一旁看着,好像没看见那些孩子们求助的目光,也没看见柳小五脸上和身上的伤痕。

    等阿黎上前,柳小五已经有些乏力,右臂酸麻,后背也阵阵作痛。

    阿黎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武功底子的,其他小孩儿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此时站在柳小五面前,他不露怯也不说话。两个人安静站了一会儿。

    “谢谢。”他来这里的理由就是要对柳小五说一声谢谢。

    他不知道这些人在这里是要干什么,也并不关心这些人要做什么。他只是听见了柳小五的要求,所以就说出了他来这里的理由。

    1

    “谢谢。我打不过你,我要走了。”阿黎对着柳小五深深一揖,又朝着柳夫人和福伯的方向拱手长揖。转身的动作异常潇洒。

    柳小五不满意了,这人怎么可以这样!他只是……只是……柳小五看着那双黑眸,话都像棉花一样堵在了嗓子眼,怎么也说不出口。

    别走!

    留下来。

    他想要阿狸留下来。

    这个想法忽然变得异常清晰。

    柳小五的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看着阿黎的背影,猛得大喊出声:

    “不许走!”

    阿黎诧异的转身,一众小孩子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茫然的看着他们两个。

    福伯躬身问柳夫人:“夫人可愿意让小五任性一回?”

    1

    柳夫人笑着看亲儿子的热闹:“那得让他自个儿开口来求。”小五平日里闹归闹,但从未对他们求过什么,好像天然就懂得了分寸。现在难得有个拿捏他的时候,柳夫人甚至笑的有些坏心眼。

    福伯知晓了柳夫人的态度,也就不再多问,心下已经在盘算该把阿狸安置在什么地方了。

    阿黎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只是有人带着他回到了刚才收拾的房间,让他等着。他不知道自己要等什么,只知道自己的道谢份量实在太轻,可他也没有别的什么能拿出手。阿黎取出怀中的碎玉,在那个字痕上摩挲。

    他最早的记忆就是在病坊,后来病坊没了,就流浪到破庙。不知道自己几岁,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跟着人做做帮工勉强维持着生存。现在又被带到这里,阿黎细细观察着地毯上的花纹,低垂的脚尖被崭新的步靴包裹着,额上的药膏传来丝丝凉意。

    这儿是个很好的地方。

    阿黎抬头看向门口。不一会儿福伯就笑眯眯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

    不,或许他的命运早在与柳小五对视的那一刻就改变了。

    ——————

    “柳小五。”巫黎挣开柳亭云的手,伸指点上他紧皱的眉心。

    “你这样会老的更快。”话是这么说,可巫黎手上的动作却是把他紧皱的眉头揉散。

    1

    柳亭云无奈,柳小五这个称呼他已经多少年没听过了。

    “别想那么多,我在你家待的那几年不是很好吗?”

    “……”那几年是很好。巫黎顺顺当当的成了他的伴读,和他一起习武一起写字一起挨罚,他也知道了巫黎的名字原是写作“黎”,可他还是阿狸阿狸的喊,谁又知道他喊的是哪个字呢?不出三个月的时间,巫黎脸颊上好歹添了点rou,一点点展露出雌雄莫辨的美貌。

    “那把刀,你又重新锻造了?”巫黎又提到了顾琅带来的刀。

    柳亭云柔和了眉眼:“是。第一次锻刀技术本就不好,也难为你用了它三年。”

    “我倒是觉得挺合适,韩师傅也说过我更适合走灵活的刀法,用那把横刀也很好。”柳亭云是必须修习北傲诀使傲霜刀的,巫黎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再加上一个不拘一格的老师,他当年练武的路子倒是有几分现在刀宗的影子。

    “后来……你不在的那几年可以说是我长进最快的时期。”柳亭云自嘲一笑:“我讨厌无力感,我总是会诘问自己,如果当年我更强一些,是不是就能发觉异常,是不是就能护住你?也是为了睹物思人……对,就是这么俗气。你陪了我整整六年,可以说我的半个人生都有你的参与。我做不到无动于衷。”柳亭云低头,这是他第一次对巫黎剖白自己的心情。

    那年元旦,他们一同去成都,到处都是泼天的热闹。只是一个错身的功夫,巫黎就不见了。那天一共丢了十四个孩子,成都府衙的脸面被猖狂的拐子按在地上踩。

    后来,有柳家的协助,还有各处百姓提供线索,好容易在年前把那拐子的窝点端了,救出来了几十个待转手的孩子。可其中并没有巫黎。十二岁的柳亭云巡着拐子供认的路线追出十几个镇子,最后的希望也渐渐破灭。将近一年的时间,被拐卖的孩子不知道被倒了几手,茫茫人海根本无从查起。

    柳亭云还记得那夜的风有多么割人,握着缰绳的掌心也被磨出血泡。可终究……一无所获。

    1

    后来再见,已是五年后了。

    ——————

    拈花楼,成都数一数二的花楼。这里的小娘子各种风情应有具有,诗才也妙,曾有文人墨客在诗板上连作十八首赞美花魁巧儿的诗,让这拈花楼一时声名大噪。楼里的装潢也不像青楼,更像什么品茶的雅轩。久而久之,这儿倒成了附庸风雅的去处。

    柳亭云食指指节在窗沿轻扣,半点没参与身边人和唱曲儿的小娘子调笑。

    “亭云,别这么一副冷脸。来,莺儿,去给他倒酒。”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熏然酒意,一手搂着一个小娘子,一手端着盛满的酒盏。

    名唤莺儿的小娘子拿起桌上的酒壶,清亮的酒液渐渐盈满杯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