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你罢,收好了。 (第1/2页)
怎么还随便乱折人家的桃花呢。 闻江甚觉无奈,但想着或许是摄政王久不参与这种私下里的宴请,一时觉着新奇,折一枝花来玩的,也不算什么要紧事。 儿时在南安王府,自己要是哪回能被带着出去赴一次宴,也是格外新奇的。 推己及人,闻江很是体谅,躲着引路的小厮悄悄接了,藏进大氅里,小声提醒黎瑾瑜:“这不是咱们的庄子,你别乱折。再过几日我府里的桃花也开了,你喜欢到时候再去摘。” 黎瑾瑜眨眨眼,忍着笑点头:“好……” 他想了想,还是觉得该提醒闻江一下——虽说京中人人皆知自己与永安郡王的风流韵事,能接了帖子来赴宴的总不至于失心疯到来给闻江递桃花,可保不齐闻江不清楚今日这桃花枝的意思,吃酒吃醉了再冒冒失失送一圈儿出去。 黎瑾瑜扫了一眼周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人,颇为无辜地指给闻江看:“可是,子清你看,他们也都折树上的花枝。” 怎么可能会有人也—— 闻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树下有两个人正折了枝桃花互赠,不由得哑然:“怎么还真有……怎么都直接折下来啊,那还怎么赏花了?” 引路的小厮原本跟在三步外,只负责看着帖子将人引到内外宴,不参与贵人间的闲谈。 但永安郡王好像真的不太清楚这个习俗,随行的这位也一知半解似的。 这个小厮想了想,还是解释了两句:“贵人容禀,今日咱们这个桃花宴本就是叫各位贵人们互赠花枝的。公子小姐们若能因今日的桃花结缘,那我家公子瞧了也高兴,更不枉这几树早开的桃花了。” 闻江愣了一下:“什么,什么叫因桃花结缘?” 怎么这话听起来不大像往日饮酒作乐的席面,反倒是像……像月老殿里摆的席面似的? 可不就是月老殿似的。 小厮不成想他竟半点儿不知情,在心里嘀咕了两句,更直白地解释道:“就是相看时心仪的互送桃花啊。这儿是外院,只开了两三株桃树,您去内院入座,内院有十来株的桃树都开了呢。我家公子还叫人在枝上绑了红绸,若心有所感作了诗,能一并写上赠人,更是心意。” 闻江还是头一回知道“桃花宴”竟是这个意思,下意识停住了脚:“怎么还有这种……” 晋南民风守旧,就算他甚少赴宴,也知道那边绝没有这样叫家中子女出门给自己“相看”的宴席。 他下意识看向黎瑾瑜,果然看见黎瑾瑜一脸淡然:“……你早就知道这回事?” 黎瑾瑜笑着点头:“听说许多年了,今儿还是头一回来,还要多谢子清带我来赴宴呢。” 引路的小厮不识得黎瑾瑜,只当他是哪家富商如珠似宝养出来的公子哥儿,从前没有门路,如今攀着永安郡王进了席面。 往年桃花宴上也不乏这样的人物,说不准就入了哪个贵人的眼,带着全家飞黄腾达了呢。小厮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殷勤地退远了两步引路。 闻江无奈:“你既然知道,怎么不早同我说。” 要知道是这种宴席……他们两个还来做什么呢,又用不着替自己相看了。 闻江欲转身回府,可交了请帖进了宴,却不跟主人家寒暄就离席,说起来就实在不合适。他犹豫了一下,只好又随着小厮进了内院。 内院果然布置得更喜庆,红绸系了满树,迎风徐徐飘着。凉亭搭了七八个,柱子间还用幔帐围了,看过去影影绰绰的。两株桃花树都在不远处,已经有几个人在树下畅聊,其余的大多也都男女混坐,连原本席间最常玩的投壶射覆和酒令牌都只象征性地摆在了一旁。 他们来得不算早,内院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做东的瑞安侯和身旁几个人看见闻江进来,原本还不紧不慢地来迎,等看清了随着闻江身后进来的人险些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按规矩给摄政王行礼问安。 内院顿时跪倒一片,大多还是平日里和自己一块儿吃酒的。闻江觉得自己站在跟前有点儿狐假虎威,往一侧避了避。 黎瑾瑜在闻江面前总爱做出一副温和待人的架势:“都起来罢。本王今日是陪着子清来的,诸位不必拘礼。” 虽是说着不必拘礼,众人还是格外有眼色地让出了待客的尊位,又悄么声地挥退了一旁助兴的歌姬舞妓,只作清谈,活像是准备原地悟道。 内院里多是勋爵人家的子侄,大多听说过摄政王和永安郡王间的传闻。也说不好信与不信,但事情是早就传得有鼻子有眼——眼看着摄政王雌伏人下的话本都满天飞了,这位也从不曾恼过,大约是假不到哪里去。 ……不然摄政王为什么放着旁人自觉让出来的尊位不坐,非要跑去跟永安郡王蹭一张桌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