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使养成计划_第126章 强夺师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强夺师姐 (第2/3页)

定然是脱不了干系的!而在大秦境内,能一夜之间灭掉萧家的,想必,也就只有镜花宫的人了吧?

    这种挑战仙盟权威的愚蠢之事,难道你们觉得,我们会就此罢了吗?”

    原本,七国仙盟是确实不敢正面硬刚镜花宫的,那样做绝无好下场。

    但现在,世面上实力最强的天道门门主——莫问老祖,不知何因,已经决定打算借收徒的机会试探一下镜花宫的深浅了,而风语筑此番将秦诗音带走的任务也是势在必行。

    如此一来,两大隐门就等同于彻底撕破脸皮了。那么如何站队,就变成了七国仙盟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来灵月的路上,华清真人已经通过“万里传音符”征求了上头的意见,已经确定,关于此事,仙盟要站在天道盟这边。

    毕竟,七国仙盟与天道门关联组织——“戮妖盟”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不错。

    两大势力盘踞中州许久,双方合作颇多,也并没有发生过利益冲突带来的火并,反而是和和气气、相互扶持。

    这样看来,此行辅助风语筑的人办事,就等于给足了天道门老祖的面子,还能借此机会对萧家之事要个说法、挫挫灵月派和镜花宫的锐气,属实不亏。

    听到这话,靖泽心里一虚。

    他当然知道萧家是被陆灵秋派人灭的,华清真人所猜没有半点儿毛病,在真相面前,他反倒不知该怎么去解释了。

    确实,灭了萧家,就相当于变相对七国仙盟宣战,一般来说,没人会这么去做。不过如果是陆灵秋的话……

    “罢了,靖师弟。”

    此刻,梵心老尼终于将手中符箓在无声当中释放而出,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她站起身来,缓缓说道:

    “萧家,确实是镜花宫铲除的。

    而诗音,我们也绝不会交出去。

    因为她,

    ——已经被陆宫主看中,并前往镜花宫了。”

    “你说什么!!”

    二人一听目标逃了,哪还有心思多留?

    就在何晔与华清真人放出庞大神识、立马起身欲要去追捕之时,明镜师太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了望舒阁门口,并向里走来。

    此时此刻,灵月三大高阶修士齐聚一堂,三人灵压同时外放!

    下一息,却见梵心忽然大袖一甩,将殿门死死关上。

    老尼不徐不缓的声音传来:

    “二位还是暂且留下来,多陪老身喝会儿茶吧。”

    ……

    ……

    灵月通往天山的路上,人迹罕至。

    此刻,秦诗音手中正轻轻捏着一张土黄色符箓,娥眉紧锁地御空而行。

    这是梵心师太不久前发给她的“地遁传音符”。

    上面明确地写了她目前面临的艰难处境,并标出了天山孤城的具体位置。

    梵心师太给了她选择:

    如果愿意去那天道门,就直接来望舒阁;

    如果想加入镜花宫,那就立刻下山去往中州孤城找蓝圣使,掌门和长老们会为你拖延时间。

    其实早在几天前,秦皇就已经私下发来密信,通知了女儿天道门要抢人的事情。秦诗音身为皇女、灵月晨星首席,自然是不愿意像商品一样被带走的。

    关于已经出世的天道门,她饱读诗书,早有耳闻。

    此派醉心于妖兽灵体实验,门下需求的弟子几乎都是异灵根者,这样的修士在与妖兽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换句话说,其门内传人平日里的修行内容几乎都是与猎杀妖兽、追捕妖兽相关之事,这与喜欢琴棋书画、写诗作曲的秦大小姐完全不相匹配。

    反之,如果去镜花宫,则比较符合她的心里预期。

    先不说此派是灵月的上级隐门,与灵月有着良性往来。单单是她在剑盟一战中见识到的,

    蓝雨柔那通天彻地的灵法手段,就让她觉得,若自己也能加入其中,必将接触到更多上级灵术。

    甚至就连一直以来萦绕在脑中的烦恼,也有可能被解决。

    身为圣品灵根——“空灵根”的持有者,秦诗音从小就面临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天才的困扰”。

    ——她没有灵术可学。

    因为在天苍大陆上,“空灵法”,实在是太罕见了。

    任何“空灵法”秘籍,其等阶都没有低于地阶下品的。这种存在,不光灵月的藏星殿没有,放眼整个秦国各大修士拍卖行,也毫无线索可寻。

    在这般艰苦的修行环境下,秦诗音选择了最为难走的一条路——

    创作灵法。

    学不到、买不到,那就自己创作。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她与陆灵秋有着极其贴近的观念。

    空灵法,始于音,终于声。

    一切声音,都可以作为空灵法的触发手段,都可以转化为不同性质的空灵力。

    故秦诗音从“音律”入手,通过自创的古曲来引入灵力的转化。

    多年来她看遍无数琴谱、奏遍无数琴曲,不断翻阅古籍去钻研、去探索、去实践,每天除了修行之外,光是练琴的时间就已不低于八小时。

    终于,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成功开创出了前无古人的“琴法”体系,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