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 (第1/4页)
法院的判决书明日就会下来,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官司。在这个世界蹉跎了三个月后,任务终于迎来了尾声。 作为经历的第一个副本,它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只有最开始碰了壁,之后仿佛有天人相助,稀里糊涂地就完成了。 但也许是新手保护机制,毕竟总不能让玩家连新手村都出不了,就此嗝屁吧? 眼见任务即将完成,无事一身轻的我搬出一把躺椅,将它挪到老破小的阳台上。 连着几天都是舒朗的天气,今日还吹着轻柔的小风,我自在地躺了上去,暖阳柔柔地拂照着,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客厅里的座机响了起来,我装作没听见的模样,在躺椅上生了根。 那通电话估计是老板问我今天怎么没去上班的——为什么不上班?笑话,明天就要走了,这班谁爱上谁上,反正我不上。 不知道系统会怎么安排我的登出,离开之前要不要先和熟人道个别?虽然是副本世界,但也是生活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不少人。 同事小程、早餐店老板王姨、帮了我大忙的律师……还有对门的邻居,易先生。 说起易先生,虽然与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接触不多,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名字,但总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 只是我似乎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了。 如果换成往常,每当我躺在阳台晒太阳时,易先生都会出现在对面的阳台上,有时浇浇花,有时逗逗他养的鹦鹉。 那只鹦鹉说来也很好笑,每次见到我都“咕咕”、“咕咕”地叫个不停,可我手上也没有鸟食,朝我叫唤着,也没东西给它吃。 三个月时间不长不短,但留下了一段漫长的余韵,或许在我成为无限流大佬后的某一个清晨,这个轻松而又美好的副本会悄然跃入我的脑海。 我正沉湎于想象,这时,一段急促的门铃声打断了我的回忆。 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心想老板不会找上门来了吧?结果打开门后,发现站在门口的是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邮差。他看起来很赶时间,见我开门后立刻风风火火地问道: “7024号房主是吗?” 我狐疑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他从背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信封,塞进我的手中,“有一份加急邮件,寄信人要求必须亲自送到你的手中。这边,请签收一下。” 他的语速极快,仿佛晚一秒就会发生极其可怕的事情。在他的逼促下,我快速地签了字,但还没来得及问出诸如寄信人是谁这种问题,他就一溜烟地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留下一脸懵逼的我,以及一份厚实的信封。 回到客厅,我拆开了这封信。 甫一打开我便咋舌了:在这个打字机盛行的年代,这份沉甸甸的信却依旧为手写。 这是个陌生男人的字迹,笔锋苍劲有力却不显凌乱,不像是在写信,反而像是在参加书法大赛。 我看向寄信人与地址,却发现无论信封还是信纸上的署名都是空的,地址也是。 匿名信?是谁? 我看向那封信的开头: “至我素未谋面的你。” 不知怎的,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惊恐又微妙的感觉,我不由自主地读了下去: 你相信人会死而复生吗?我曾经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就不信了。 但是当我在威尔斯中央大街的十字路口,绿灯倒计时十六秒的刹那,与你擦肩而过时,我再次相信了。 人会死而复生,我会与你再次相遇。 你也许会将我当成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可我不会怪你。在我望向你那双梦回千百次的眼睛,看到却是一片陌然时,我就明白了。 姑姑,我又怎能怪一无所知的你? 我知道你此刻一定觉得很荒谬,但我想恳求你,给我一些时间,就当作听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听我讲述我的一生,我为你存在的一生。 十二年前,那时我刚满十六岁,一场人为的灾难,我失去了我的父母,日夜站在即将被拍卖的家门前,被铺天的镁光灯与成群的飞蛾缠绕。 那段时间我见过很多人:别有用心的律师,互相推诿的亲戚,制造噱头的小报主任……我装作哀伤地接受着他们或同情或唏嘘的目光与神情,再对他们口头上的“生活总会变好”的安慰报之以虚假的微笑与感激。 我清楚地知道,当碳火焚尽之时,当我最后一点剩余价值被压榨殆尽之后,没有人再会向我投以半点目光,也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孤儿未来的人生。 但是不久之后,你出现了。 你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以一个记者的身份。 你走向我,崭新的摄像机挂在你的胸前,随着你走动的步伐轻轻摇晃着。我那时想——那些烦人的飞蛾,又来了。 假意地嘘寒问暖,肆意夸大我的伤痛,再洋洋洒洒地写就紧跟时事的新闻,随后将我彻底忘却。我的不幸人生只不过是你们履历上不起眼的一行字。 但是你走向我,没有露出虚伪的悼慰,你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陌生的数字。 你说:“有困难可以找我。” 而后你就走了,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你乘上那辆有些老旧的汽车,消失在我的视野里,留下一串污黑的烟迹。 我拿着那张纸条,反复默念着那串数字。 时隔十二年,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我是什么感受,也许是惊讶,也许是感激,也许是不尽然的嘲讽。 但是我唯一记得清晰的,便是那串短短的八位数字,我反复念了成千上万次,念了从那之后的整整十二年光阴。 但是我并没有打给你。我阴暗地想着,也许你坐上车的瞬间就后悔了:后悔自己多管闲事,后悔我会借此赖上你,后悔我会拖累你的人生。 房子拍卖之后,我收拾了为数不多的行李,去了福利院。福利院的生活与我想象中的所差无几,平静、孤独、冷寂。 十六岁的年龄无疑对慈善机构来说是一种负担,然而他们依旧会供给我的吃食住所,但也仅此而已。 失去经济来源的我离开了那所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而辍学后空下来的大片时间里,我常常坐在福利院的走廊边上,有时看着不远处破败的花坛发呆,有时则是翻着从别处低价买来的旧书。 失去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让我觉得煎熬,或者说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我就明了我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人安静地翻着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书籍时,我偶尔会想起曾经萦绕在身边的飞蛾。 看,他们果然不见了。 但紧接着,我又想起了你。 你冠冕堂皇地、佯作慷慨地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却眨眼就消失了。你的好意仿若阳光织就的金纱,来时照得暖融融的,可一走,就什么也没留下。 我想我那时一定无端恨极了你。恨你轻易地给了我承诺,却转头又像他们一样,将我抛之脑后。你给出的希望是虚假的,是欺骗的,可我却又可笑地像抱着浮木一般,不肯放手。 在我决定离开福利院的那天早上,我第二次看到了你。 你穿着一件浅褐色的针织长裙,头上依旧带着我第一次见你时的那顶黄色帽子,在院长阿谀的笑容引领下,你找到了我。 你装作是第一次见到我,笑着向我说道:“易遇,我是你的姑姑。” 我愣怔地看着你,如同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