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借兵天庭 (第2/3页)
且刻不容缓。 瑶池仙境,百官齐列,因非朝堂,气氛便没有那么严肃凝重,只见二圣坐于仙榻两边,神情各异,底下仙人或窃窃私语,或愁眉紧锁,或一言不发,不知是何事纷扰,连太上老君也被请了过来,就等杨戬和沉香了。 是故二人一进瑶池,便有仙娥随行,百官松气大呼:“二位可算是来了!” “陛下……”舅甥俩并肩而立,就要拱手行礼,却见玉帝挥手制止道:“行了,别陛陛陛的了,你们来看。” 说着,便将一封信抛给杨戬,金光微动,无形之间已落到杨戬手中,杨戬打开信封逐句细看,无甚波澜,依旧自若。沉香凑过去扫了两眼,眉宇一时凝皱起来。 王母道:“你们知道的,当初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为夺利而战,最终九黎一族落败,不过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却落了个坏名声,被世人唾骂多少年,心中本就有怨气,只是九黎族这千百年来不造杀孽,福泽百姓,功德不小,天庭便没有理由管束于他。可谁知这黎忻狂悖,贸然对青丘发动战争,青丘之利不在兵马,自然抵挡不过,才向我天庭借兵,天庭与青丘虽不像从前一般来往密切,但总要看在九尾老祖的面子上,护其周全。只是……这并非小事,陛下也是左右为难,百官争论了半天每个定论,照本宫看来,还是需要与你们舅甥俩共同商定,这究竟是助还是不助。” “小神拙见,这信写得不详细。”杨戬合上信封,道,“当年的涿鹿之战,主战力不在青丘,而在炎黄部落,现在天下万民皆是炎黄子孙,若九黎族是因积怨甚深而攻打青丘,那他们这千年来为何善待黎民百姓,连黎忻也不例外,却如此容不下青丘?” 玉帝坐直了身子,恍悟道:“你是说……” 杨戬:“青丘遍地灵宝,是上古大族,如今的九黎族虽实力不弱,却也不会因夺财孤注一掷攻占此等灵山,届时天怒人怨,报应不爽,好比此时,总有一方会因道义襄助青丘,这种得不偿失之事何人会做?陛下,自涿鹿之战后,青丘内斗便屡见不鲜,涂山岑近年有退位之意,其下三子对族长之位虎视眈眈,为得涂山岑信任而不择手段也是常有的事,还望陛下三思,这场内族争斗,天庭可要沾染?”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仙顿悟,一时间咬耳低语起来。 太上老君眯起眼,笑容讳莫如深,走到瑶池正中扬声道:“二郎真君言之有理,请陛下与娘娘三思,莫使天庭折损兵将。” 玉帝王母对视一眼,随后把视线投到了一直缄默的沉香身上:“沉香,你怎么看?” “启禀陛下,二郎真君所言自有道理,但无论此次战乱是青丘内族之因还是外族之祸,受害的都是无辜百姓,陛下身为三界共主,心佑天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可如若天庭出兵止战,也只是暂时逼退九黎族,故依小神浅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沉香这般说道。 “你的意思是……从中说和?”玉帝叹了口气,幽幽道:“不可不可,沉香啊,你上回违抗圣旨朕还没治你的罪呢,你看看你在漠北打和一遭把朕的灵霄殿闹成了什么样子?怎么又想到这招了?你不了解黎忻,即使你舌灿莲花也难靠一张嘴停战,不可行不可行。” 话虽这么说,但其实玉帝也有些不忍心,毕竟与三界万古仙相比,沉香不过是个小孩子,先前在漠北饱经风霜本就吃了不少苦,甚至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更别说九黎族远比漠北狼族争强好胜得多,天庭与其也没有什么利益牵扯,假使真如杨戬所说,九黎族和青丘中人私相授受,那这都是成局棋盘中事,光靠他一人如何能说得动? 杨戬早知沉香会这么说,沉香心肠柔软,心不在庙堂纷争而在江湖民生,即便明白几分此战中的端倪也甘愿为百姓安危自涉险境,从前他就劝不住,如今更难劝阻。 不过与其一味阻止,不如让沉香放手一搏,他也想亲眼瞧瞧,沉香会如何应对。 是否还如从前一般,过度宽仁待敌。 “陛下,不如听承德元帅说完。”杨戬提醒道。 玉帝:“嗯?沉香,你莫非另有计谋?” 沉香悄悄翻了个白眼,腹诽着,真是不知这老头儿是真傻还是装傻,还没在心里骂完就被杨戬推了推腰。 沉香赶忙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小神之意并非讲和。且漠北一役也不能与青丘九黎之争相提并论,漠北一事中天庭是参与者,而我天庭身为起战方,小神讲和自然容易,但此次天庭乃是旁观者,除了助青丘一臂之力也别无他法,若想彻底止住兵戈,定要找到其中根因,一如泛滥之水宜疏不宜堵,万事宜解不宜结,坏rou之疮须得一刀挖出清除,否则后患无穷。” 二圣闻之,相视一笑,颇有赞许之意。 玉帝大手一挥:“好!朕的承德元帅果然智勇双全,那么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朕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得当,还下界太平安宁。事成后朕重重有赏。” 圣旨一下,各方行动,孟蘅奉沉香之命,率一万天兵援助青丘,兵将一入曹州境内,便打得九黎士兵节节败退,往后撤军三百里,但没多久又卷土重来,不知疲倦地侵扰青丘之地。不过孟蘅用兵如神,坐镇青丘,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天兵极少与青丘族人交流,这是沉香在出征前特地交代过的,只帮他们击退外敌便好。九黎族未曾来犯之时,孟蘅便带着天兵修路补桥,清扫战场,为伤患治病疗养,涂山盟的伤也已经由药王孙思邈医好,现已康复。 而此时青丘内部,三公子涂山丞突然自请,要亲入九黎寨与黎忻议和。说来他也是倒霉,天庭往常但逢战役,沉香入朝为官前多谴派杨戬领兵,后来则是沉香,这次居然两个都没来,想见的人见不到,加害杨戬的计划也落了空,气得他差点儿把钟灵宫给砸了。 苗疆秀土,十万大山名不虚传,千户苗寨坐落山间,吊脚楼建于斜坡,背靠山水,彩绳高挂飞檐翼角,层层叠叠,时有杉木清香。再看寨中鼓楼,青瓦木身,状似宝塔,千年来饱经风霜,仍旧巍然不动。寨中男女耕作田中,身穿苗家服饰,女子的银帽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铃饰碰撞叮当作响,沿途欢笑声不止,哀叹声更甚。 一家地段不错的酒楼中,宾客络绎不绝,大多是本地人,也有不少过路商人在此吃饭留宿,其余的便是游客了。店小二站在门外迎客,正午时分迎到了三位中原打扮的客人,这三位一看便知是一家三口,而且定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那男子虽说相貌平平,但气度不凡,衣着华美,怀中这五六岁的娃娃也是伶俐乖巧,粉雕玉琢,再来便是这发髻高挽的美妇人,气质卓越,谈吐不俗,貌似出自书香门第,且都是中原打扮。看来也是行商坐贾,路过苗寨的。 小二殷勤地招呼这一家子,安排二楼雅间给他们,男子抬手婉拒,只要了一楼一处不显眼的桌位。 美妇人眼睛左右动了动,挠挠左手手背,随后竟一下跳到了椅子上蹲着,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