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不疑 (第1/1页)
沈继川被内卫带走之後,李盛袭的面sE更冷。 容治也看出了这件事情的古怪,他对着李盛袭说道:“殿下,此事未免也太顺利了一些。” 沈继川明显不是个y骨头,但是他偏偏又是在走私之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一旦落马,必定会牵扯到很多人。 这也是李盛袭罔顾沈继川的哀求,执意将其下入内卫大狱的原因。沈继川大人身上牵扯着太多人的利益,若是让他进洪Y府衙,指不定就明命丧他人之手——容治不认为沈继川对於洪Y把控的有多强。 在李盛袭没有到来洪Y之前,他就是个傀儡,只不过不自知而已。 “这是知道沈继川瞒不了我,乾脆就鼓动沈继川跳了出来。”李盛袭如何能不明白这件事情透着邪呢? “那殿下打算怎麽做呢?幕後之人既然敢让沈知府跳出来,那就说明此事恐怕难以牵扯到他们。” “不错。沈继川贪婪,但是他胆识不够,对於自己,也有格外清醒的认知。无论如何也不敢将主意打到兵器上去。走私的兵器必定是混在其他船只当中。而当初吴yAn也是凭藉吃水线的古怪发现的兵器。而且,依沈继川的X子,在走私的事情当中,他只负责稍稍庇护,而绝不会真正牵涉其中。他是官员,而非商户。”李盛袭敲了敲桌子。 她又继续说道:“只是有一点我想不明白,即便是如此,又何必让沈继川跳出来,继续让商户走私大人事情迷惑我不好吗?沈继川一旦吐口,相关人等我必定会将其查抄。难道是为了给我找些事情做吗?” 可是抄家这种事情对於她来说,做起来十分容易。除了白白给她充盈国库之外,还能有什麽用处。 “或许,想要借抄家时的混乱做些什麽。殿下近来将洪Y守的如同铁桶一般,接连闭户几日,纵然如今不再闭户,但是街道坊市均有将士巡逻,若没有什麽事情发生去x1引殿下目光,那麽他们又如何自由行事呢?”容治分析道。 李盛袭垂了垂眼眸,总觉得不会那麽简单。她又看了一眼容治,只见对方有些yu言又止,“容郎请讲。” “当局者迷。殿下知晓内情,在事後必然会继续追查下去。可是事情查到这个地步,殿下若是继续追查下去,朝臣们会怎麽想呢?尤其是那些与殿下不睦的朝臣。” “认为我想借此机会,拿捏洪Y,培植党羽……”李盛袭当即了然。 容治点了点头,“虽不明白圣上之意。但是在旁人眼中,圣上下遣郭御史前来,就有掣肘殿下之意。在旁人眼中,殿下在圣上心中的信任受到动摇。从前朝臣不常攻讦殿下,一是因为殿下远离人前,二是因为殿下深得圣上重信。在如今的关头,朝臣们眼见殿下‘失宠’於圣上,朝臣们必然攻讦与殿下。” 李盛袭点了点头,的确,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失宠”於阿兄这种情况。幕後之人,会不会也觉得她失宠於阿兄了呢? 李盛袭一瞬间豁然开朗,近来阿兄的用意格外的令她捉m0不透,如今听容治讲,她倒是明了了一些,阿兄如此行事,很有可能是为了做出忌惮她的假象。但是她又隐隐觉得,阿兄的用意不会是那麽简单。 李盛袭点了点头,见她这样,容治又忍不住问了一句,“殿下这般笃定圣上不是真的猜忌殿下吗?” 李盛袭扫了容治一眼,随即便笑了,她认真而又自信的点头,“绝对不会。我是阿兄亲手带大。与旁人不同,我与阿兄的情谊,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我信他,他信我,不相疑。” 她长到如今二十二岁,但是从出生到十五岁出阁,便是一直养在阿兄身畔。十五岁之前,她的居所,就只有东g0ng与式乾殿。 阿兄对她极为关怀。 病时亲尝汤药,幼时亲喂饭食。 为她拒绝西戎和亲,阻拦她下嫁穆氏。 阿兄对她极尽恩宠。 玉玺为她玩物,赤霄为她配饰。 公主府如同金屋,库房藏尽天下珍宝。 她父母早逝。阿兄於她,如父如母,如兄如父。 阿兄尽全教导之责。读书习字,治国理政,皆是阿兄亲手所教。 而旁的,但凡是她所喜Ai的,阿兄便会替她寻遍天下名师。 他们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相互扶持,这份情谊,从来与旁人不同。阿兄见证她一步步成长。而她也见证阿兄从四面楚歌走到如今的乾纲独断。 阿兄不会猜忌她。因为阿兄知她。 她也不会防备阿兄,因为她知阿兄。 容治其实很难以想象李盛袭和宏兴帝的兄妹之情。 这些时日陪伴在李盛袭的身侧,故而,他时常能见到那位南晋的皇太子。这位十七岁的皇长子,在世人眼中,李珣是南晋无可置疑的皇太子,他本该踌躇满志,自信从容。但是他在这位皇太子身上感受不到这样的心态。 皇太子给他最大的感受,是隐匿在玩世不恭之下的不自信, 这与断腿无关。 这说明一件事情,那位雄才伟略的宏兴帝,在这位皇太子面前,是君大於父。并且,他或许还是一直用苛责而挑剔的目光审视着自己的继承人。 他对自己的继承人并不是多麽的满意。或许宏兴帝选择皇长子为储君,只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但是李盛袭这麽说,说明很有可能宏兴帝在李盛袭面前,是兄大於君。李盛袭的身上,或许倾注着宏兴帝君王之下不多的感情。 他们相互扶持,李盛袭更是宏兴帝一手教养大。而李盛袭也没有辜负宏兴帝的教养,她强大而又优秀,让人避其锋芒。 倘若李盛袭为男子,来日无论是宏兴帝哪个儿子继位,面对这样一个王叔,必然是深深的忌惮。 不对,宏兴帝膝下唯有两子。长子聪慧敏捷,次子稍显平庸。宏兴帝连长子都这般挑剔,只怕看不上自己的次子。 容治忽然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