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 收柴! (第1/1页)
七七说着往前继续走去,二栓子将一把糖果揣进自己口袋,小心翼翼的剥开一颗放到嘴里,甜甜的口感瞬间在口腔蔓延! 他抿了一下嘴巴,连嘴唇上都是甜甜香香的味道,这就是糖果的味道啊!真好吃! 这味道他一直记了一辈子,哪怕是以后他能吃得起所有的糖果,可第一次吃到的感觉,他一直都记得清清楚楚! 隔着门缝儿,七七能大概打量到里面的院子,第一排院子都收拾的挺干净的,第二,三排便不行了,有些脏乱差,想来是那些单身的家仆住的院子! 她又带着小六儿和二栓子去看了一眼仓房里的红薯,土豆,玉米。 虽然已经关的很严实了,可有粮食的地方就避免不了有老鼠,屋里还是有老鼠打的洞。 七七又去看了看其他屋子,那些都是她打算用来做加工厂的,可一直都没有顾得上! 这些她都得尽快安排上了! 七七回去的路上心里盘算着先给家仆们添置一些过冬的被褥和衣服吧! 她原本也无意视他们为奴才,可是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现象,她也无力改变! 只能尽量做个好点儿的封建社会的东家。 回到家,七七便让紫儿和红儿去cao办给家仆做衣服被褥的事了。 紫儿和红儿在她家里一段时间了,两个小姑娘都挺伶俐的,一个活泼开朗,一个稳重踏实! 家里新添了丫鬟,她们两个就可以学着去处理事情了! 还有柴火的事情,山上树不少,可村里人也只敢在外围,不敢进深山,因为要烧暖棚,外围的树都砍得差不多了! 七七已经让里正去告诫村里人不能过度砍伐,不然夏天下大雨,会有塌方泥石流的! 附近没有,那就只能去别处砍或者买了。 这事儿七七找了里正,让他去外面的村子找他们的里正,让他们村民砍柴送过来,有多少她就收多少! 还再给她找五十个干活利落的妇人或者汉子也行,她要人帮忙把地里的菜收了做腌菜! 里正自然没有不同意的,今年他管辖之内的三个村子的村民冬日里都能吃上饱饭了,他也想着别处的贫苦百姓也能受益就更好了! 他得了七七的话就赶着自己家的马车去娘娘山东边的那三个村子找他们里正去了。 状元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辖下三十多个镇,三百多个村子,不到三万人,算不得富裕,不过好在地处平原,山地不多,百姓饥一顿饱一顿的也将就能活着! 元宝镇地处状元县的中心偏北的位置,辖下一共十二个村,再加上镇子上的人,一共一千人左右,但因为一座娘娘山,倒是占地最大的一个镇。 娘娘山北边,西边和东边,连带娘娘山北边山坡都算属于元宝镇的地界。 南边就是另一个镇子,南山镇了。 戚家村这边算是人口多的,还有一些良田,戚家村这边是在娘娘山的正北,绕着大山下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村落。 东边西边几个村子非常的散落,有的村子不过十几户人家,几十个人,地质也贫瘠石头还多,都在山上住着山洞,靠天吃饭,贫穷程度可想而知! 里正去通知了旁边村子里正第二天开始,便有人挑着柴试着来卖! 他们离着戚家村十来里路,一般无事也不往这边来,再加上消息闭塞,当看到戚家村一排排的暖棚和房子的时候有些怀疑他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来的是西边山下山崖村的五个汉子,五人衣衫单薄,还打着补丁,可因为走路出力,头上还都冒着汗。 他们都彼此看了一眼不大确定,“咱们没有来错地方吧?这边怎么变成这样了?” 另外几人也不确定,他们跟这边都没有亲戚朋友,也好久没有来这边了。 他们来这边一般都是沿着村口河沟边上的小路,一路七绕八拐的过来。 听里正说今天有可能有人来卖柴,七七让人专门在河沟边等着他们的! 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吸溜着鼻涕,穿着打补丁的袄,从荒地那边过来,见他们挑着柴,就赶紧往这边跑,他们刚才等半天了,不过就是一起去方便了一下,谁知道人就来了。 其中一个个高点儿的孩子边跑边大声喊到,“你们是不是卖柴的?” 领头的汉子赶紧应了! 个高的孩子便领着他们往新村那边去了。 七七家里要柴,荒地和暖棚那边也需要。 除了往家里屯了一些,七七还让人在新村那边清了几处院子出来堆放自己家要用的柴火。 村里的其他人要买,她就不管了,价格他们自己去谈! 那几个汉子挑着柴一路跟着那孩子,越走越心惊,领头的试探着问到,“小哥儿,你是这戚家村的吗?这村子怎么变样了?还盖了这么多的新青砖大瓦房,可真结实又好看!” 那孩子吸溜了一下鼻子,一双眼睛满是得意和满足,“我不是这村的,我们东家是,这些地和房子都是我们东家的!我们东家是大好人,我们是南边的,遭了水灾,被卖到这里的,东家对我们可好了,给我们院子住,还让我们吃饱饭,而且隔几天就有rou吃!” 他说着吸溜一下口水,想着今天中午家里不知道吃啥饭,有没有rou? 七七家的家仆都是自己做饭吃的,小六儿按月给他们米粮,菜都是暖棚里品相不好,或者磕碰的菜,按照七七的要求,七天给他们发二斤rou。 那些没有家人的,五人一个院子为一户分发粮食。 这样吃好吃坏他们自己决定。 五年以后,想离开的,或者想脱离奴籍的可以赎回卖身契。 一众人都是逃难过来的,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能遇到这样好的东家,不是干伺候人的活儿,而是跟在家里一样,有自己的院子住,每天去地里干活,有工钱还管饭! 真是遇到活菩萨了! 几个卖柴的一听都是满心好奇,就七嘴八舌的开始打听,那孩子其实知道的也不多,不过知道的都一一抖落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